男人至死是少年!
这句广为流传的话,常用来形容男性在年老时依然拥有一颗年轻的心。然而,92岁的游本昌却以自己的行动赋予了这句话全新的意义,令人不禁发自内心地敬佩。
6月30日,人民网报道称,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一级演员游本昌在中国共产党宣誓仪式上,坚定地举起右手,宣誓加入党组织。在那个庄重的场合中,这位年逾九旬的老艺术家,眼神犀利,气质依旧如少年般坚定。
他坦言:“今天对我来说,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,我准备了很长时间,就是为了今天的誓言。”对于他来说,这不仅是一个仪式,更是他一生要坚守的誓言。
展开剩余84%这一刻,无论是宣誓的言辞,还是他身上那股不老的风采,都让人看到了属于少年的气息。而此时我们不禁要问:为何在如此高龄之下,游本昌依然选择加入党组织?他的回答给人深刻的启发:“这是一个新的开始。”
游本昌的一生如同一部传奇,跌宕起伏却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初心。从龙套到主角,他始终保持着对戏剧的深厚热爱,活到老,学到老,不断超越自己。这与某些娱乐圈的明星形成了鲜明对比,后者因一时成名便开始沾沾自喜,自诩少年,拒绝老去,实际上却早已迷失了自己的初心。
“鞋儿破、帽儿破,身上的袈裟破,你笑我,他笑我,一把扇儿破……”这首经典歌曲,不仅承载着游本昌的艺术人生,也深深扎根在几代人心中。
1985年,《济公》横空出世,52岁的游本昌凭借深刻的理解和精湛的演技,成功塑造了这个经典的角色,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。可是,鲜有人知道,在他成名的背后,付出了整整十年的无名岁月——他从小角色做起,一步一个脚印,直到成为人们心中无法超越的济公。
游本昌来自江苏泰州一个普通家庭。小时候,他便喜爱戏曲,常常和父母一起听戏。逐渐地,一颗艺术的种子在他的心中悄悄生根发芽。特别是《济公传》,是他最喜欢的剧目之一,空闲时,他常模仿剧中的角色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决定走上戏剧之路,为了实现梦想,他坚持不懈地努力,终于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,随后被分配到中央话剧院。
尽管起初无人关注,他始终专注于每一个小角色,无论有无台词,都倾尽全力去演绎。他坚信,只要认真演好每个角色,总会得到观众的肯定。十年的磨砺,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表演艺术家。
转折点出现在1985年。那时,《济公》的成功让游本昌迅速走红。凭借对角色的精准把握和超凡的演技,他成为了观众心中最经典的济公形象,甚至让这个角色深入人心,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然而,不同于一些明星为了一夜成名就把角色私有化,游本昌从未标榜自己是济公的“代言人”。他在成名之后,依然保持着低调,不为名利所动,继续潜心于艺术创作和中华文化的传承。他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团,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,并不断挑战新的角色,突破自我。
游本昌的精神,不仅表现在对艺术的追求上,更体现在他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上。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,用自己的影响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发声,真正诠释了“老艺术家”的责任与使命。
对于明星们,名利场中不乏那种角色一夜成名后便心安理得地享受红利,甚至把角色私有化,这种做法往往让人感到不齿。而游本昌,纵使年过九旬,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无尽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。他的生活方式与某些娱乐圈人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——那些人在名利面前早已迷失了自我。
游本昌的晚年,依然充满尊严与荣耀。他在《剧耀东方·2023电视剧品质盛典》上获得了“品质巨匠”的荣誉称号,现场的所有明星起立鼓掌,表达了对这位老艺术家的崇敬之情。在领奖时,游本昌依然谦虚地说:“活到老,学到老,改到老,干到老,乐到老。”这句话不仅是他对艺术的执着信仰,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。
游本昌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艺术家精神。尽管身处名利场,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,不为任何诱惑所动。他以无私的心态奉献给观众一场又一场的精彩表演,也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喜爱。
而反观一些曾经红极一时的明星,如六小龄童和张纪中,成名之后却深陷于名利的漩涡,难以自拔。张纪中,作为曾经的导演才俊,如今却被一些荒唐的举动所困扰,不仅让自己声名狼藉,还让自己的创作生涯蒙上阴影。而六小龄童,即便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,后期却过度强化角色,失去了最初的纯粹与艺术性。
在这些浮躁的身影中,游本昌的艺术初心显得尤为珍贵。他的每一个举动,都是对后辈的深刻教训:无论名利如何变幻,艺术家应始终保持那份对艺术的热爱和敬畏。
希望游本昌老艺术家的道路越走越宽,继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,书写艺术的新篇章。也希望娱乐圈能够多一些像他一样的老艺术家,成为后辈们的榜样。你怎么看呢?
发布于:山东省蜀商证券-配资网站-配资点评网-我要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