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云早在2017年杭州峰会上就说过,八年后房价会变得特别便宜。
那会儿房地产市场火得不得了,北京、上海那些地方的房价蹭蹭往上涨,不少城市一开盘就被抢购一空,开发商抢地的劲头跟抢钱似的。
那会儿他说的没几个人信,大家普遍认为房价只会往上涨,根本不会跌。
最新的数据摆在眼前,国家统计局刚发布的1到8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报表显示,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比去年同期少了4.7%,销售额也缩水了7.3%。住宅销售面积同样降了4.7%,销售额掉了7%。
这就证明市场冷清了不少,二三线城市的房价跌得更凶,有些小城比如鹤岗、铁岭,房价直接跌到几千块钱一平米了。
马云以前说的那番话,好像开始显现了点影子,尽管没到“葱价”那样夸张,但房价走低这趋势是真的。
房价一跌,那些没买房的家伙都松了口气,钱包也握得紧紧的。
可这存款到底安不安全?转眼就到2026年了,手里攥着钱的老百姓得面对三个大难题:银行利息直线走低,投啥都怕赔钱,创业门槛又提高不少。
房价从2017年一路涨到现在,马云当初警告过,房地产泡沫挺大,很多人都是借钱买房当作投资。
那几年,一线城市房价轻轻松松就冲破十万一平,二线城市也跟着涨得欢快。结果到了2022年,形势变了,二三线城市先是凉凉,一线城市才慢慢扛不住了。
2025年上半年,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新建住宅销售面积比去年少了3.7%,平均房价也跟着跌了。惠誉评级机构8月份发布的报告,说2025年新房销售面积还会再缩5%,平均售价也会降个2%。
这跟过去三年房价总共跌了三成多有关。房价跟收入比起码还挺高,租金回报又低,现在买房可不一定稳赚不赔了。
开发商今年1到8月的新开工面积降了将近二成,库存积压不少,待售房源一大堆。
马云那话不是唱衰房市,是想告诉大家别把钱都压在房子里。眼下房价跌了,好多人才松了口气没入手,可人家存款却成了顶梁柱资产。
央行数据显示,到2025年8月,咱们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了322.73万亿元,前八个月就多了20.5万亿元,住户存款也涨了9.77万亿元。老百姓钱包鼓了,可这钱躺在银行里,真心值钱不?
头一道难题就是银行存款利率老往下跌。
根据中国银行5月20日公布的利率表,活期利率是0.05%,定期三个月利率为0.65%,半年利率0.85%,一年期利率是0.95%,两年期是1.05%,三年期则为1.15%。
拿2021年来说,三年期利率还能冲到3.25%,如今直接腰斩不止一点点。其他大银行,比如农行和工行,一年期利率大概在1.35%,三年期利率差不多是1.95%。
这利率低得让人心疼,举个例子,存个10万块,放三年,挣的利息才区区5850元。通胀咋样?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5年8月份CPI同比下降了0.4%,而且已经连续几个月都是负增长了。
表面上通胀看着挺低的,可有些东西,比方说吃的和服务费,价格还是忽上忽下的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份的预测里头,说中国2025年CPI大概要0.8%。利率这么低,钱扔银行基本追不上物价涨幅。老百姓咋还往银行存呢?那是因为别的地方风险太大,不敢投。
央行的数据显示,上半年居民存款猛增了10.77万亿元,达到了162.02万亿元。钱虽多,可大家都捂着钱包不愿花,消费冷淡,而经济想要活跃起来,还得靠消费发力,可现实是大伙儿都选择了按兵不动。
到了2026年,利率要是再降,存款的实际价值就更缩水了。专家说这是想激励大家多投资、多消费,可对老百姓来说,钱越存越不值钱。
第二个难题就是投资环境风险大。手里攒着钱想赚点儿,但一跑去股市、基金,2025年A股可真是忽上忽下,波动挺猛的。
按第一财经的报告说,2025年A股利润预计能增6%,上半年走势波动中还往上涨,北证50指数飙升了39.45%,中证1000也涨了5%以上。
大体上,创业板综合涨了8.78%,上证指数从年初的3351点一路爬到六月底,不过八月份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后,市场又开始震荡。证券时报的数据说,8月15日两融余额虽然高,但板块转换挺快的。
去年2024年,整体市值缩水挺多,人均亏掉了14万。到了2025年,政策确实给力,个人投资者也涌进来了,可风险却没见减轻。
基金理财的情况也差不多,亏个20%到30%家常便饭。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发布的报告说,A股受政策影响挺大,行业轮换速度快,估值浮动明显,可普通散户没啥专业眼光,老容易跟风买高卖低。
东方金诚的分析师透露,2025年GDP目标定在5%,可是市场上变数不少。老百姓手里存款多,往别的地方投的钱却不多,主要还是担心亏本。
德勤看法是,2025年经济内部在转型,外部环境也挺复杂,投资得特别小心。手里攥着存款的人,要是盲目冲进去,到了2026年说不定亏得更惨。
第三个难题就在于创业门槛越来越高。那些有存款打算用钱赚钱的人,碰上了不太给力的环境,做起来可没那么顺风。
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针对小微经营者的调研显示,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环比上涨,利润率有所回暖,可现金流却仅够勉强应付开销。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,情况雷同,小微企业的经营改善还真是不咋地。
发改委营商环境报告透露,到2024年底,小微企业融资达到18.9万亿,可惜倒闭的也不少。
2023年,全国注销企业达300万家,2024年上半年破产案件超过4.8万起,其中注册资本低于500万的占了一半。
餐饮业成了重灾区,2023年关了135.9万家,2024年上半年新注销和吊销的企业达216.3万家。根据利新观察的数据,破产潮一下子爆发了,主要是因为消费不振,竞争特别激烈,再加上电商冲击太猛。
国资的容错机制正慢慢搭建,各地政府也在出招,可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依旧屡见不鲜。企业破产法正在修订,小微企业的破产程序变得更简单了,可跨境破产那就是另一块难啃的骨头。
上海破产法庭5月批准了重整案,商户续租率达到90%,不过整体来看,成功案例还是不多。到了10月,央行带动市场信心回升,但小微企业的业务表现还是得看宏观环境的好转。
2026年,要是政策一变,竞争又激烈起来,创业成功的几率会更低,这些难题都和大经济环境紧紧相连。
马云当初说房价会便宜,现在这话有点成真了,他还提醒大家别被什么资产泡沫吓唬了。到今年三月底,居民存款总额有128.7万亿,央行和统计局合着发了个报告,但人均存款才10.7万,想在一线城市买房,那可真是吃力不讨好。
到了2026年,那些能稳住心态,看清走势,合理安排资产的人,就能守好自己的钱袋子。
房价降下来,存款存多了,可挑战也来了。到了2025年,房地产停止下跌回稳,黄奇帆说,这至少不会拖经济后腿。大摩看着二季度跌到底,但销售量砍了10%,房价稍微跌点儿。
这数据摆明了,经济在变动,咱老百姓得动起脑筋,现在就得琢磨咋分散风险。马云说的不单是房价,还暗含了理财这档子事儿。
蜀商证券-配资网站-配资点评网-我要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